煤炭地下气化的原理

   日期:2019-12-15     浏览:419    
核心提示:  首先从地表沿煤层开掘两条倾斜的巷道。一个是进气巷道,一个是排气巷道。然后在煤层中靠下部用一条水平巷道将两条倾斜巷道连接起来,被巷道所包围的整个煤体,就是将要气化的区域,称之为气化盘区,或称地下发生炉。最初,在水平巷道中用可燃物质将煤引燃
  首先从地表沿层开掘两条倾斜的巷道。一个是进气巷道,一个是排气巷道。然后在煤层中靠下部用一条水平巷道将两条倾斜巷道连接起来,被巷道所包围的整个煤体,就是将要气化的区域,称之为气化盘区,或称地下发生炉。最初,在水平巷道中用可燃物质将煤引燃,并在该巷形成燃煤工作面。这时从鼓风巷道吹入空气,在燃烧工作面与煤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煤气从另一条倾斜的巷道即排气巷道排出地面。随着煤层的燃烧,燃烧工作面逐渐向上移动,而工作面下方的采空区被烧剩的煤灰和顶板垮落的岩石所充填,但塌落的顶板岩石通常不会完全堵死通道而仍会保留一个不大的空间供气流通过,只需利用鼓风机的风压就可使气流顺利通过通道。这种有气流通过的气化工作面被称为气化通道,整个气化通道因反应温度不同,一般分为气化带、还原带和干馏、干燥带三个带。
  1、气化带。在气化通道的起始段长度内,煤中的碳和氢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产生大量热能,温度达1200℃到l 400℃,致使附近煤层炽热。
  2、还原带。气流沿气化通道继续向前流动,当气流中的氧已基本耗尽而温度仍在800~l000℃以上时,二化碳与赤热的煤相遇,吸热并还原为一氧化碳。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与煤里的碳氧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以及少量的烷族象甲烷等气体,这就是还原区。
  3、干馏、干燥带。在还原反应过程中,要吸收一部分热量,因此气流的温度就要逐渐降低到700~400℃,以致还原作用停止。此时燃烧中的碳就不再进行氧化,而只进行干馏,放出许多挥发性的混合气体,有氢气、瓦斯和其他碳氢化合物。这段称为干燥带的干馏部分。在干馏之后便是干燥带。混合气体此时仍有很高的温度可气化其中的水分,混合气体干燥后,最后可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炭、氧气、氢气、甲烷、硫化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是可燃气体,它们的混合物就是煤气。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同类技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中心
点击排行